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女装 » 倒大袖配什么裙子

倒大袖配什么裙子

发布时间: 2021-06-11 02:31:47

1. 民国时男人穿什么衣服

长袍马褂,洋装,中山装,唐装。

长袍马褂的男性造型,其实早在清末就有了,不过民国其实并未因其曾经在前朝广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国男性的常礼服。

民国18年所定《服制条例》中的“男子礼服”,由于该条例一直到民国92年才废除,而后也没公布新的服制条例,所以在一些需要传统礼服的地方,仍然会穿着袍褂。

民国元年的大礼服(级别高于常礼服袍褂)所采用的就是洋装,并且在常礼服中也可采用洋装,其余各种行政职务的制服,也是采用洋装,民国主流力量对于洋务的推崇可见一斑。

一般来说,民国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长袍打扮,而短装因为行动便利,一般都是社会下层及劳动人民的装扮。

袍褂不见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着,但是相对于短装自然是正式了许多。

中山装起源众说纷纭,但是这种极具军装风格的服饰,对于当时处于战时的中国,为了标榜军中职务,常有领导人穿着。如蒋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军装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会穿着袍褂,他的西装形象反而极为少见。

(1)倒大袖配什么裙子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的服饰风格:

由于当时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需要了解着一些社会问题,得应用历史方法,考察当时人民的社会风尚变化。通过生活细节,可以看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整体社会状况 。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

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

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

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

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

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

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

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民国初年,女子衣着特点:首先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这一举措无疑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推向成功的讯号。

其次满族妇女的服装遭到摒弃。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服装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变得更加称身合体,并能体现女性的秀体之美。于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的服饰大潮流,欧洲国家时尚代表的巴黎各种流行服饰在当时应经到上海。上海的交际市场中女装层出不穷,当时同样在流行时尚推广过程中,女装很安装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主要的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们需不需要有国服 (4)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山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装

2. 民国初年,女子以什么式的袄裙最为流行,上衣袖形为七分倒大袖

民国初各地女子服饰各有不同,诸如:北京还保留满清女子服饰痕迹,上海已有改良旗袍了。

3. 哪一种裙子居家旅行都超有范,慵懒随性又优雅

中国风在时尚圈中属于是小众的风格,但不管是在国际红毯还是时装周上,如果没有中国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中国风大肆风靡,不仅是在国内,中国风也被许多外国的大牌借鉴,但总是感觉有些不伦不类。只有东方女人,才能将中国风穿得别具风情和魅力,不挑身材的“国风裙”,慵懒随性又优雅,居家或者旅行时穿都超有范!

01立领国风裙



蕾丝温柔浪漫的特点,与中式复古的气息融合,也丝毫不会显得过时,精致的花纹彰显出矜贵淑媛的气息,低调不张扬。

4. 小凤仙、旗袍、裙褂、唐装的区别

一、产生时间不同。

1、唐装是唐朝时期产生的。

2、裙褂是明朝时期产生的。

3、旗袍是民国时期产生的。

4、小凤仙是旗袍的一种,也是民国产生的。

二、款式不同。

1、唐装的款式,为汉族服饰系统中一种款式,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代表有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

2、裙褂是对襟立领马面裙款式的衣服。

3、旗袍的款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等。

4、小凤仙也是旗袍的一种。

(4)倒大袖配什么裙子扩展阅读:

清代旗袍

在浓厚的清朝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代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有观点认为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装是满族绵延至今的民族服饰。

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下摆不开衩,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

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

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装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5.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叫什么名字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有两种,一种叫新式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文明新装是民国初年,融合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还有一种就是旗袍。

文明新装形制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并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文明新装裙子也比较短,但不曾缩短到膝上(在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

旗袍服装风格中西合璧,旗袍虽然是本土化的服饰,然后西风东渐之后,西式服装的腰身,拉链、亮片的装饰都在旗袍中得到表现。

(5)倒大袖配什么裙子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影响:

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出现,让国人眼前一亮,其经典的款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追捧,青年学生们因此也成为时尚的引领者。

以女学生为例,民国初年的女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规模化、系统化、公开化掌握知识的女性,学生敢于求新求变的热忱与激情,加上受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响,自然令民国的女学生装具有不同的意味。

时人竹枝词对他们有贴切的描述“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常素朴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女学生化淡妆或者不化妆,她们朴素淡雅的精神风貌掀起了一股文明之风,学生装也成为了“知性”、“高雅”、“文化高”的代名词,一时间成为这个时代女性的标准形象,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

人民网-话说民国女生校服:张爱玲上学时爱穿旗袍

6. 女生夏日该如何穿搭,才能显得好看又有气质

在炎炎夏日,你的柜子里有没有一条裙子可以和你最好的朋友一起野餐?据说女孩的衣柜里总是少了一件衣服。尤其是夏天,在炎热的日子里,她们总要穿上纤细漂亮的裙子,为这个炎热的夏天增添绚丽的色彩。女生选衣服最重要的是显瘦、选高、拍好照片、穿得舒服等等。然后我们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小裙子供您选择!来看看,哪一个是你最喜欢的温柔的风和奶茶色短裙是温柔的小妹妹的必备品!经典的款式搭配,柔和的奶茶颜色,绝对令人惊叹!无论是短T还是雪纺防晒霜,都很漂亮。你在等什么?快点买吧这是一款很酷的款式,版本很特别,一边长,一边短,一边平,一边皱,个性十足。顶部镶嵌4颗纽扣,充满冷峻与个性!特别是全黑风格,顶部有白色露台,可以展现俏皮可爱。上面有一个短T和嘻哈风格的项链配件,很酷的女孩!

波点裙可以说占据了夏季的风格,就像百褶裙一样,是人们必备的。波点设计看起来多种多样,但它是慷慨的。波点有序地分布在裙子的每个角落,也很简单。纯黑色的裙子搭配白色波点更像是夜晚的星星,非常耀眼!领口还有独特的设计,腰部有收缩,绝对不会让你发胖。这种设计可以节省防晒霜,保护你的手臂免受阳光照射。很适合搭配小皮鞋!

7. 明国时期校服是什么面料做的。。

不是中山装!
好多人都会犯这种错误,把日本和民国的公立中学男生校服当成中山装
民国时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
这种校服式样是19世纪中期以后的欧洲军装式样,燕尾服军装的后继者。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军队开始使用这种军装,中学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当时的日本海军服,男生是海军军官服,女生是海军水手服。在昭和时代末期其比例就开始减少了,到了平成时代所占比例已经是非常小了。
其实仔细看的话完全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领子,中山装是翻领的,海军校服是立领的;第二是海军校服是没有兜的,这种式样的军装后来增加了兜,但校服还是保留的传统的无兜。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点,就不一一列举了,仔细看很容易发现。
民国时期的女生校服没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国最开始设计校服时没有设计女生的,当时很多家庭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国”的腐朽思想。导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设计时间不在一起,因此样式也不一样,采用的长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长裙,从外表判断其实就是把汉族传统的长袍分成上下两部分。
也有说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这点我没根据也不敢否定,毕竟在大陆学习历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装也不是中国首创,欧洲很早就有这种设计了,因此不能把这种翻领制服全归类为中山装。比如二战苏联和德国陆军军装,虽然和中山装设计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称之为中山装
查看全部5个回答
找民国学生装 就上拼多多_享拼单折扣

民国学生装 精选,今日下载拼多多APP,享受超值拼单价...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广告
学生服找同桌的你-提供整体校服解决...

学生服找同桌的你,幼儿园园服,小学...
免费咨询-更多详情;
江苏圣澜服饰创意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国学班应该怎么办?需要哪些手续
小夫子国学加盟不错,北京小夫子国学馆是面向3-15岁少儿的国学教育机构目前在全国已有600多家授权合作校,可以登录小夫子国学的网站详细了解,加盟可享受小夫子总部提供运营支持如下:(一)、开业前支持1、选址支持:提供《学馆选址指导手册》;2、装修支持:提供装修效果图。(二)、招生支持1、提供试听课策划方案及资料,家长会策划方案及资料;2、招生支持:提供招生方案、宣传单页设计、其他宣传品设计。(三)、后勤支持1、提供统一的学生服装;2、提供统一品牌的各类物资(如学生包、手提袋、作业本、奖章等)。(四)、活动策划支持1、提供各…
11 2018-06-22
民国时期学生装有那些
款式都差不多,就是颜色和纽扣的细微差别
3 浏览1505 2017-06-01
民国时期女学生校服的款式叫什么
就是叫做旗袍 也是国服
早在1929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之后,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条例》,对男女礼服、制服做出规定。

按照规定,男性礼服有三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袍长至足踝上2寸;二是黑褂,对襟长至腹,齐领;三是改良中山装,不翻领,仅有三个暗袋。女性礼服有两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的中点;二是袄与裙,袄为蓝色,长仅过腰,袖长刚过肘,裙为黑色,长及足踝。

男女的鞋子均规定为黑色,质料不限。男子的礼帽,规定冬黑夏白。
40 浏览9230 2017-11-29
民国时期的学生装是什么样子的?
1、女学生装 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西混合式的裙衫即“文明新装”,即现在也能看到的“短袄长裙” 另一类是改良的旗袍 2、男学生也有两类: 一是着立领制服,这是模仿日本的,一般还配有有檐帽。 另一个就是改良长衫。
5 浏览1189 2017-07-17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叫什么名字?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有两种,一种叫新式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文明新装是民国初年,融合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还有一种就是旗袍。 文明新装形制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并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文明新装裙子也比较短,但不曾缩短到膝上(在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 旗袍服装风格中西合璧,旗袍虽然是本土化的服饰,然后西风东渐之后,西式服装的腰身,拉链、亮片的装饰都在旗袍中得到表现。

8. 身高及衣着搭配

那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呢??
男生身材根据胖瘦分就可以找到衣饰。
但女生的就比较多有讲究,如果臀——有瘪臀(甩裤、直筒最有型),翘臀(穿修身裤好看),圆臀(穿裙子最有优势)
你的身高不矮,中国女性的最佳比例身高被你给占去了(我们学校好多香港的,她们的身量都跟你差不多,胖廋都有,衣服穿的很棒:西装、旗袍、工作装、裙装……)
如果你是女生:
1、裙子:A字裙(连衣裙、短裙要在膝盖上面),材质可以选多样,但固定要有一条牛仔(真的能搭很多风格)
2、裤子:夏天如果怕小腿露,可以选九分裤(直板或民族风的阔板),配凉鞋什么的
3、衣着:估计你喜欢穿T恤,但又觉得肩宽,可以搭个小背心或小马甲(最好各种都试试,因为有无袖、半袖、短袖)
4、连衣类:国际上有一种连衣裙叫“布拉吉”(30岁以上摆在膝盖下,30岁以下在膝盖上3寸,配个丝巾、长短项链、披肩——各有韵味)我本人肩也宽,腹部时胖时瘦,所以我喜欢韩版(胸下开摆)、和帝国风(锁骨下、胳肢窝处开摆)的上衣或连衣裙,袖子可以选倒大袖(喇叭袖)、七分袖
……要想穿漂亮,逛街时可以狂试衣服,但脸皮要厚(只是试试,不买,准备好被人骂哦!听不见啦!只有“狗”在叫)

9. 清末民国服饰是怎么发展的

作者:Zutto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1121064/answer/1242207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首先,你该明白【汉人不是汉族,晚清之前的记载的”汉服‘’也不是汉民族服饰】汉人服饰并未消亡于明末清初,而是【旗人也不是满族】旗人进入中原进行易服令导致明代衣冠体系崩塌,注意了,我说的明代衣冠崩塌而不是消亡,注意两者的区别。清代长袍马褂不是什么人都穿,不是汉服爱好者所宣传那样所谓旗人入关中原,平民男子百姓易成长袍马褂,关于清代易服可以看看清代的《舆服志》,自古以来都有《舆服志》这是由皇权颁布,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着穿样式,规定颜色等级、服饰等级制度和礼仪,记录着衣冠文化的规矩和变迁,有兴趣可以去看舆服志。清代由于男从女不从的缘故,汉女服饰日常便服、吉服一直存续到民国时期,哪怕清中期旗民服饰互相影响,衣着还是区别,旗女日常衣着是长至足面两侧不开叉的袍子,汉民女袭明制以传统的两截衣穿打扮,上衣长至膝盖的袄衫下着长裙。
----
清末民初“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强调的是天下观念的文化国家,天下观念意识在汉朝形成,文化支撑的是经济交流,加上另一个支柱是文化上的统一,此为汉之为汉的原因。两千年来汉之为汉的精神一直维持到清末,然后才由民族主义的意识代替了天下观念。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倒台,旗人被迫改汉姓、易服,清政府法定的衣冠体系崩溃,服饰等级制度废除,旗、民没有衣冠体系的约束,服饰陷入混乱,出现了许多穿奇装异服的现象,像什么男人穿女人服饰,女人穿男人的服饰,有的穿西服,有的人穿戏服,有的披头散发,有的剪长辫为短发。这是汉人明末衣冠体系崩溃第一次服装大变易。

1912年3月《申报》: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封建王朝的灭亡,等级制度的消除,瓦解了中国坚如磐石的衣冠体制。民国迎来了一个长袍马褂和西装并行、服饰开放的时代。
《新女界杂志》:“近年来大家都不肯往这点上讲究,也有女扮男装的,也有仿妓女戏子装饰的,也有学生仿流氓打扮的”
-----
民国元年,民国政府颁发了第一个服饰法令《服制》规定了常服、礼服等,这跟王朝衣冠制度不同,民国政府颁发的服饰法令《服制》除去了等级制度,无阶级观念的基本原则注入了服饰平等精神,再加上当时由于西方服饰传入中国,同时带还来了机器生产的洋布,揭示了中国传统文明受到的冲击,正式这种对外来服饰的接纳,体现了人们的趋洋趋新观念,促进了服饰交流与融合。
《服制》法令将燕尾服定为大礼服,西装定为半正式礼服,然而当时上流社会的名门望族、知识分子普遍穿着的依旧是长袍马褂,这也使得西装与长袍马褂并行于民初社交场合。20年代,由军服服制改成的中西合璧中山装诞生,成为中国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装,很快,中国男子服装演变成中山装、短衣短打、长袍马褂、西服局面。后来20年代末,国民政府颁布新的《服制条例》将国民礼服燕尾服废除,而将袍、褂定为男子礼服。
-----
汉族女子服饰依然袭明制,以传统的两截衣穿特征打扮,民初袄衫由长变短,窄而修长,下着长裙,当时还受日本影响,有些女子梳起了日本(西洋)发型,中日服饰混搭。清末民初,西装、呢绒洋布进入中国,当时社会是以洋货为时髦,特别是洋布、丝袜、皮鞋之类,因此助长了洋货在中国倾销。民初由于服饰等级制度废除,当时衣着时尚先锋,有两类人是不可不提一是女学生,二是妓女,她们除了互相模仿外,还带头流行了男袍。【有些极端汉服复兴者攻击旗袍是妓女服,实际上妓女所穿的是男装】清末民初,西装、呢绒洋布进入中国,当时社会是以洋货为时髦,特别是洋布、丝袜、皮鞋之类,因此助长了洋货在中国倾销。民初由于服饰等级制度废除,当时衣着时尚先锋,有两类人是不可不提一是女学生,二是妓女,她们除了互相模仿外,还带头流行了男袍。【有些极端汉服复兴者攻击旗袍是妓女服,实际上妓女所穿的是男装】

《清稗类钞·服饰类》:同、光之交,上海青楼女子“有戴西式之猎帽,披西式之大衣者,皆泰西男子所服者也。徒步而行,杂稠人中,几不辨其为女矣。”
《清稗类钞·服饰类》:光,宣间,沪上(行,亢居中)衏中人竞效男装,且有翻穿干尖皮袍者.然《路史.后纪》云:「帝履癸伐蒙山,得妹嬉焉.一笑百媚,而色厉少融,反而男行,弁服帯剑.」此女子男装之初祖也.
《海上繁华梦》妓女金菊仙出场,即以男装亮相博得喝彩: “身穿元色外国缎夹袍、二蓝漳缎马褂,足上平底缎鞋,淡湖色缎子套袴,头上梳的是松三股辫子,元色长须头辫线,好一个男子装束,皎如临风玉树一般”
因女学、女权运动兴起也反映到了服饰上,女效男袍是因为女子为与争取男子服饰平等而穿的风气,同时也是挑战传统伦理观念改变千百年的两截衣穿主流。
《新女界杂志》:“近年来大家都不肯往这点上讲究,也有女扮男装的,也有仿妓女戏子装饰的,也有学生仿流氓打扮的”
《光复会见闻杂忆》:“(秋瑾)当时身穿一件玄青色湖的长袍(和男人一样的长袍),头梳辫子,加上玄青辫穗,放脚,穿黑缎靴。那年她三十二岁。光复会的年轻会员们都称呼她为‘秋先生’”。
《更衣记》: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
女穿男袍在当时成为女性追逐的时尚,继而推广向全国。

北京的报纸载文:“如今的女子剪发了,足也放了,连衣服也多穿长袍了。我们乍一见时,辨不出他是男是女,将来的男女装束必不免有同化之一日。"

除了女效男装的流行以外,袄衫也产生变化,袖子流行倒大袖样式下摆半圆形,同时上海还出现了旗袍马甲,这个马甲跟旗装马甲不同,无袖双侧不开叉,长至足面,是搭配倒大袖袄衫的长衣,因此被称作为旗袍马甲。除了女效男装的流行以外,袄衫也产生变化,袖子流行倒大袖样式下摆半圆形,同时上海还出现了旗袍马甲,这个马甲跟旗装马甲不同,无袖双侧不开叉,长至足面,是搭配倒大袖袄衫的长衣,因此被称作为旗袍马甲。
图下为倒大袖袄裙和露出黄色袖管的旗袍马甲。
后来,倒大袖袄衫和长马甲合并演变了旗袍,旗袍在最初并非叫旗袍,而是长衫,长衣,长袍等,因为它也是和男子一样的袍式,同年上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祺袍等等。后来,倒大袖袄衫和长马甲合并演变了旗袍,旗袍在最初并非叫旗袍,而是长衫,长衣,长袍等,因为它也是和男子一样的袍式,同年上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祺袍等等。

《申报》1931年1月11日李寓一的《新装五年之一回顾》:“此衫子(即俗名旗袍)之变化,亦有线索可寻。初能毅然打破三百年来之裙制者,现已息影之黎明晖女士,创着旗袍马甲以代裙。”
《良友》1940年第150期《旗袍的旋律》:“中国旧式女子所穿的短袄长裙,北伐前一年便起了革命。最初是以旗袍马甲的形式出现的,短袄依旧,长马甲替代了原有的围裙。“
旗袍最初以旗袍马甲形式出现,后来长马甲与套在里面的袄衫作一线缝,合并一起变成了“一片式"裁剪的长袍【据说这也是肩缝旗袍的来源】。,上海是中西合璧的城市,上海作为西方交流窗口,始终走在时尚的前沿,当时的旗袍受西方影响运用了西式风格,像荷叶边、泡泡袖、蕾丝之类,后来40年代前后衣身还采用了立体剪裁【民国大多数旗袍一般是平面剪裁】。旗袍最初流行于上海后来影响了广东、广州、香港等地,再借助报刊杂志和电影以及上流社会的时髦女学生、摩登女郎、电影明星的传播,旗袍的流行更加广泛,影响了全国,30年代便是旗袍的巅峰,同时还流行到了国外华人界去了,旗袍取代了两截衣穿的传统汉服成了女子标准服饰。【30年代旗袍的立领跟明代时期倒是有点相似,都是把自己的脖颈束缚的紧紧的】旗袍最初以旗袍马甲形式出现,后来长马甲与套在里面的袄衫作一线缝,合并一起变成了“一片式"裁剪的长袍【据说这也是肩缝旗袍的来源】。,上海是中西合璧的城市,上海作为西方交流窗口,始终走在时尚的前沿,当时的旗袍受西方影响运用了西式风格,像荷叶边、泡泡袖、蕾丝之类,后来40年代前后衣身还采用了立体剪裁【民国大多数旗袍一般是平面剪裁】。旗袍最初流行于上海后来影响了广东、广州、香港等地,再借助报刊杂志和电影以及上流社会的时髦女学生、摩登女郎、电影明星的传播,旗袍的流行更加广泛,影响了全国,30年代便是旗袍的巅峰,同时还流行到了国外华人界去了,旗袍取代了两截衣穿的传统汉服成了女子标准服饰。【30年代旗袍的立领跟明代时期倒是有点相似,都是把自己的脖颈束缚的紧紧的】
不同时期旗袍的特点也不同,民国时期旗袍是按年代分。另外现在所指的“盘扣”,一般都是指扣尾盘成格式花样的布扣(如下图),而这种布扣正式民国旗袍兴盛起来之后在旗袍上发扬光大的,在清代或之前的布扣,绝大多数都是简单的一字扣。不同时期旗袍的特点也不同,民国时期旗袍是按年代分。另外现在所指的“盘扣”,一般都是指扣尾盘成格式花样的布扣(如下图),而这种布扣正式民国旗袍兴盛起来之后在旗袍上发扬光大的,在清代或之前的布扣,绝大多数都是简单的一字扣。
30年代《服制条例》将旗袍将视为女子礼服,除了旗袍还有裙褂。30年代《服制条例》将旗袍将视为女子礼服,除了旗袍还有裙褂。
------
裙褂最初源头源于明代,具体点就是披风红裙,披风源于明代男子服饰,明中期被女子接受所流行,明代披风主要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对襟直领,男女通用,另一种是对襟竖领,女性专用,明末到清初大多称为氅衣,清代在男装外褂的影响下,同样是对襟的女性专用的披风逐渐具有了礼服或吉服的性质,披风流行的巅峰期是在康乾时代,其后保留为礼服,日常极少着穿。由于披风和清代男子的外褂相似,所以当时把女性披风也称为“褂”。江南一带称呼为披风,而南粤等地亦用“褂”来称呼披风,与红裙合称“褂裙”或“裙褂”。

《六十年来妆服志》:“妇女的礼服,最普通者,曰披风、曰红裙。披风比于男子的外套,也是吉服则作天青色,而素服则作元青色,不得有异色。披风之内衬以袄,那就尽你爱用什么颜色,便用什么颜色了。披风也像男子外套的作对襟,长可及膝。有两袖,极博,以我幼时所见,大概以蓝缎而绣以五彩或夹金线之花。六十年以上对于披风上的装饰,我不知道了。但未嫁的闺女,不得穿披风。
到了晚清时代,女太太们踵事增华,披风上除补服以外,还有平金的团花,以及水浪形的金边,她们称之为‘水脚’,此种装饰,北方官太太们颇为提倡。披风上有短领,可以点缀各种珠宝。披风亦似男子的外套,从纱的一直可以穿到皮的,但皮毛的翻穿,似近日的女大衣,却是没有过。
红裙也有种种花样,大红之裙,加以百襕,有的还装以各种飘带。有一时代,裙幅上装以无数的小银铃,行一步辄丁令作声。但此种装饰,都为年轻少妇为之,年老者穿红裙,亦颇素朴。”
裙褂是一脉相承幸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服饰,裙褂定制到完工起码要一年多吧,价格贵死。另外,还有一种一脉相承幸存下来的传统服饰—袄裤。裙褂是一脉相承幸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服饰,裙褂定制到完工起码要一年多吧,价格贵死。另外,还有一种一脉相承幸存下来的传统服饰—袄裤。

科普一下传统服饰的定义,传统服饰的“传”即传承,有历史渊源的一脉相承,“统”就是统一制式。

------
袄裤是袄裙去掉裙子的装束,袄裙去裙流行裤装普遍大概是在光绪年间,袄裤裤腿各自分开,钉环系带,下端裤口平直,裤腿常镶花边装饰(下图为袄裤)。袄裤跟旗女装有区别的,袄裤这种装束有些人很难分清和旗女装的区别,我来科普一下,袄是汉女日常装束之一,袄衫的长度最长也就在膝盖上下,两侧开衩至腰。旗女装的日常袍一般长至足面,两侧不开衩,那叫衬衣,还有一种款式叫“氅衣”,这是外衣不能单穿,一般穿在衬衣的外面,氅衣两侧开衩至腋下,一般是富贵人家日常装束或者民间礼服。

《更衣记》:袄子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镶滚之外,下摆与大襟上还闪烁着水银盘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钉著名唤“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挖空镂出福寿字样。这里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长袄的直线延至膝盖为止,下面虚飘飘垂下两条窄窄的裤管,似脚非脚的金莲抱歉地轻轻踏在地上。铅笔一般瘦的裤脚妙在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光绪年间,妇女流行穿裤,穿裙遂渐减少,由于清末日常流行裤装,裙子就被作为礼服使用【下面的资料反映当时裙子穿着情形】,后来民国时期受西方裙子影响,中国传统围系的裙子演化为套穿裙子。

《南北看》:“清末民初,裙子是妇女们的礼服,嫡庶之分,就在裙子上。还有喜庆大典。正太太,姨太太一看就可以看出来,正太太都是大红绣花裙子,姨太太只能穿粉红、胡色和淡青色的裙子,除非有了显赫的儿女,大妇赏穿红裙子才能穿”
《更衣记》: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庆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晚至一九二零年左右,比较潇洒自由的宽褶裙入时了,这一类的裙子方才完全废除。
服饰的变迁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改变的程度,所以乡村及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服饰变迁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镇。袄裤这种装束以前乡村挺常见,有些老人也是这种打扮。由于风俗原因,不同地域审美趣味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服式,那些汉装甚至和其他民族服饰也很相近。

凤阳汉装<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3350" data-rawheight="2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50"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客家人客家人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769" data-rawheight="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9"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
------
民国末年由于政治原因,香港与中国大陆分开发展,从此两地衣饰样貌差异渐大,审美与主流服饰亦大为不同。共和国建国初破四旧土改运动使传统文化失去生存土壤,关于服饰不管是裙褂、褂袍、旗袍、女子长衫等汉服及传统习俗都代表封建、腐朽、没落的文化范畴;西服则代表西方资产阶级,所以那时候人们思想意识上认为不能穿,穿了的后果你懂的。这种土改运动使民国政府确立的服饰制度荡然无存,中山装、军装远比任何款式流行【据说尼姑、和尚也被易成中山装】,社会服饰高度统一,中国进入了“灰蓝黑绿”的时代,这个时代一套中山装或军装就能让你面对所有的场合,使得社会失去服装体系化的认知。
改革开放之后迅速被西方、日韩服饰审美占领【喇叭裤、蝙蝠衫、蛤蟆镜等】。复兴的旗袍传统韵味全无,如今本朝旗袍已然面目全非多,改革开放外来时装的冲击下残存的本土传统服饰及审美被淘汰并打上“老土”的标签。【汉服复兴者搞出来的所谓“汉服”也好不到哪里去,比旗袍还low】。没有受到土改运动影响的南粤地区,裙褂、男褂袍是幸存下来了,香港、台湾等地那带女子礼服选择要么是旗袍,要么是裙褂,男穿西装或褂袍。后来03年“汉服复兴”运动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更乱上加乱,简直胡来。
改革开放之后迅速被西方、日韩服饰审美占领【喇叭裤、蝙蝠衫、蛤蟆镜等】。复兴的旗袍传统韵味全无,如今本朝旗袍已然面目全非多,改革开放外来时装的冲击下残存的本土传统服饰及审美被淘汰并打上“老土”的标签。【汉服复兴者搞出来的所谓“汉服”也好不到哪里去,比旗袍还low】。没有受到土改运动影响的南粤地区,裙褂、男褂袍是幸存下来了,香港、台湾等地那带女子礼服选择要么是旗袍,要么是裙褂,男穿西装或褂袍。后来03年“汉服复兴”运动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更乱上加乱,简直胡来。
传统服饰真正消亡的原因毁在建国初“灰蓝黑绿”时代,如今传统服饰只在部分地区、乡村幸存,后来汉服运动更是乱来,据我所知所谓“汉服”就是X朝X代不同审美趣味和形制一锅乱炖+日韩影视元素审美七拼八凑出的,没有衣着场合规则,更是违背服饰发展史理论,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更谈不上是汉民族服饰,更不是传统服饰,必须是共同遵守的着装系统才能叫民族服饰。传统服饰真正消亡的原因毁在建国初“灰蓝黑绿”时代,如今传统服饰只在部分地区、乡村幸存,后来汉服运动更是乱来,据我所知所谓“汉服”就是X朝X代不同审美趣味和形制一锅乱炖+日韩影视元素审美七拼八凑出的,没有衣着场合规则,更是违背服饰发展史理论,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更谈不上是汉民族服饰,更不是传统服饰,必须是共同遵守的着装系统才能叫民族服饰。
----
衣冠,在古时是人的第二张脸,象征着社会扮演的角色与地位。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穿衣从来就是个政治问题,与统治者紧密相连,辛亥革命清政府倒台,最后一个封建衣冠等级制度废除,终结了自古以来服饰等级制度,也结束了贵族服饰制度,由于清政府统治者阶级终结,衣冠体系崩溃,后来随之来的是新的服饰制度,再加上外来西方文化带来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使得人们在选择服饰上不再受阶级观念身份高低的选择,而是从审美,时尚的角度出发,其后迎来了“文明新装”时代,同时吸取西方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最直接的改变莫过于男人剪辫、女人放足,身份等级制度的废除也引发了服饰变化【由于接触不到新思潮的偏远乡村地区,大多数还是旧制】。受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服饰开始变革,经过这关重要一环,民族,民族服饰便出现了。下文的“汉服”就是指汉民族服饰,这里的汉服指的哪些款式,应该不用我解释了。

三十年代《三江县改良风俗委员会补充规则》“苗瑶侗人之衣裙,应一律改用汉服,以资节省,而一观瞻”

民国服饰发展真的特别丰富,最特别的是旗袍,旗袍是新女性形象构建的一种时代性标识。几百年以来汉人衣冠,男穿袍女穿裙,男子强女子弱,社会地位上男女有别,明确地强调男尊女卑的观念来压迫妇女。

为葚事 ,两截衣,女人不与丈夫齐。
百凡事体须卑顺,不得司晨啼母鸡。
清末女学、女权兴起,裙子不再是需要的东西了。唐宋明清这几百年以来实行衣冠等级之治的王朝社会,男女在着装方面界限森严,所谓“男女不通衣裳”,规定男女服饰角色的不同。清末民初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效男袍这种挑战传统衣冠观念使女子着装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如果没有西方打开国门,女学女权不会存在,女效男袍也不会存在,旗袍也不会存在,说起旗袍,我便想起它的高贵,它的性感,它的温婉,一步一步婀娜多姿。

10. 什么叫清汉服

有些对传统服装有兴趣的朋友,会通过某宝来购买衣服,经常会搜出来下面这样的款式的“古装”或者“唐装”。

唐代没”唐装“,清代有“汉服”
唐代没”唐装“,清代有“汉服”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样的衣服都很漂亮,也都属于有“民族风”或者“汉元素”的。很适合日常家居来穿或者其他随个人喜好的场合都可以穿的。

其次,这两种风格都是现代改良款的服装,并不属于古装,也不属于汉服。

现在通过某宝或者去实体店购物的时候,提到的“唐装”,默认是根据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服饰。

而在提到“古装”,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将近代之前的服装都归纳了进去——这意味着“复古风”和“民族风”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还原或者致敬某个时期(朝代)的服装(制度)。

在“服装制度”这方面,比较容易让人误会的一个是“唐代的‘唐装’”另一个是“清代有没有汉服”?

刚才也提到了,目前来说,在非特定场合,大众对于“唐装”的定义基本属于“马褂的改良品”。其得名主要的原因是唐朝在世界的影响力比较大,几个世纪以来,外国人普遍把中式服装当成“唐装”,约定成俗,因而普及这种称谓。

唐代没”唐装“,清代有“汉服”
那么,唐代真正的服装是什么样的?

在提唐代服装,不得不先提一点,在我们宽泛理解的“古代”——服装从来不是只具有保暖或者美观等实用和时尚型的作用的,而是代表一种身份和阶级,在唐代或者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例外。

唐代服装是“法服”和“常服”并行的双轨制。

“法服”是作为正式礼服使用的,仍然是沿用在汉代传统的冠、冕、衣、裳。

“常服”是在鲜卑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服装。用在日常生活中穿着。

另外,唐代是采用品色衣制度的。

意思是,当多大的官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一目了然。

没当官的平民多穿白衣——看到一些小说中描写唐代“侠客”白衣飘飘,第一反映是平民呀,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超脱和潇洒。

唐代的女装也很漂亮。

唐代没”唐装“,清代有“汉服”
唐代女装主要是裙、衫、帔组成,比较常见的穿法是将衫下襟掩在裙内,显得裙子很长。

帔呢?刚开始觉得,它就是像一条长纱巾。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帔是由西亚通过佛教艺术传入到我国的。

唐代前期,女装中出现胡服,以翻领缺胯袍和长胯相搭配——翻领袍和男子常服中的圆领袍有些像,也有女子穿圆领袍的,还有穿条纹袴和线鞋的。如果大家不方便去看纪录片,也可以参考看看《神探狄仁杰》中“如燕”的几套造型。嗯,我顺便安利下自己喜欢的演员。不过,安史之乱后,这类的装束渐渐少见了。

有萌新问过我,是不是唐代美人真的都很胖?看一些图什么的觉得衣服很肥大的样子。

其实也不一定是因为唐代美人胖,而是因为安史之乱之后,传统式样的裙衫越来越肥大。也可以说是,这一个阶段,比较流行肥大的裙子——意思是,有些裙子是要拿六幅布帛制成的——那这穿着还是看着,都是比较肥大啊!

唐代没”唐装“,清代有“汉服”
清代有没有“汉服”?有些人提到清代会想到的是长袍马褂和旗袍。

实际上,在清代,着装的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在传统法服中长期保留的衣、裳、冠、冕完全被废除。

清代无品色之制,区别官员等级是依靠补子和帽顶。

捎带吐槽一句最近成龙大哥的那部电影《神探蒲松龄》,如果真像电影里那么穿,早挂了。在清顺治二年,像颁布了命令,要求改发易服了。还是希望,即使是玄幻剧,也不要在一眼能看到的地方,太偏离历史呀!

唐代没”唐装“,清代有“汉服”
但是,满族妇女才穿旗装呢!

汉族女装并没有特别的触及。

热点内容
一个男孩和比自己大的女人偷情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2:17 浏览:613
庄园女主爱上园丁的意大利电影 发布:2024-08-19 08:50:37 浏览:105
女子被开膛破肚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9:01 浏览:674
李采谭以及其他演员 发布:2024-08-19 08:18:24 浏览:80
红河谷小孩死了吗 发布:2024-08-19 08:14:07 浏览:200
电脑东成西就完整版在哪里看 发布:2024-08-19 08:10:23 浏览:220
什么软件能让二个人一起看电影 发布:2024-08-19 07:53:56 浏览:347
直接在线观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39:03 浏览:822
啄木鸟最新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8:55 浏览:881
花蛇电影日剧 发布:2024-08-19 06:58:21 浏览: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