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缝制工艺的特点
① 现代旗袍的特点
现代旗袍在满清以及民国旗袍的基础上加强了展示女性身材线条特点,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现,变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现。现代西方裙装的所有这些表现女性体态细微变化的表现而言,民国旗袍是无与伦比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无遗憾地说:"对身材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实在是一大损失!"
希望旗袍在现代能以更美的姿态存在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战争之花绚烂绽放为了她们,牺牲了她们。不去计较值不值得,因为有爱,所以承担。她们的牺牲不仅悲惨
艺术家与旗袍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战争之花绚烂绽放 为了她们,牺牲了她们。不去计较值不值得,因为有爱,所以承担。她们的牺牲不仅悲惨
设计师与旗袍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② 旗袍的特点有哪些
现代旗袍
二十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此后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清代旗装不开衩,出现旗袍后,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在左边开低衩。后来衩越开越高渐渐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一减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
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日积月累地收缩,到一九三四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全部显露出来。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有的成了无领旗袍。
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旗袍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
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六、七十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文革”前夕,王光美随刘少奇出访四国,穿过旗袍,到后来文革期间被当成罪遭到被红卫兵批斗。
八、九十年代——逐渐复苏
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它,在八十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③ 中国旗袍制作工艺
旗袍——被称为近代中国妇女“国服”。旗袍属于上下连属的衣服,基本要素为立领、窄袖、收腰、胸褶、下摆开衩、盘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一度是中国妇女最主要的服装。
旗袍原为满族服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通常与长裤相配穿着,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风格。1644年满族入关,满族旗袍的许多元素渐为汉族妇女接受,遂发展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饰。
旗袍制作工艺如下:
(一)检查裁片 在缝制前对面、里的裁片逐一检查质量和数量,并依次放整齐。
(二)做缝制标记 可根据面料状况及部位,选用做标记的方法:线丁、粉印、眼刀、针眼。
1.前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领缺口、纽扣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2.后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3.袖片
袖口贴边、袖山对位点。
(三)缉、烫省
1.缉省按缝制标记缉省,尽量与人体体型相吻合。
2.烫省高档面料精加工省缝不烫倒,要从中间分烫,省尖不歪斜。中低档面料省缝倒向中缝线。胸部烫出胖势,腰节位拔开,使省缝平服不起吊。并针对面料特性选择温度,以及干烫或湿烫)。
(四)归拔衣片
由于传统旗袍结构线的特点。仅靠摆缝及收省难以达到合体目的,应通过归拔工艺进一步造型,使衣片尽量与体型特征相吻合。但是,由于面料原因有些面料归拔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面料耐热性差不宜归拔。
1.归拔前衣片
(1)归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点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前腰部,使前片中线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前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拔开前肩缝,使肩缝自然朝前弯曲,符合人体特征。
2.归拔后衣片
(1)归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后腰部,使后片中线也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后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归拢后肩缝满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采用收肩省的方法来解决。
(4)归拔袖窿部位。后袖窿弧线处稍作归拢,使袖窿圆顺不还口。
(五)敷牵带
牵带选用薄型有纺直丝黏合衬,宽1.2 cm左右,粘贴时净缝居中,敷牵带的松紧要符合归拔要求。
(1)敷前片牵带。前片牵带敷在开襟一边,开襟上口是斜丝绺容易还口,所以敷牵带。开襟摆缝处从袖窿开始沿摆缝粘到拉链位以下1.2 cm处。
(2)敷后片牵带。后片牵带敷在摆缝处,从袖窿开始粘贴到开衩口,胸部及臀部牵带略紧。
(六)滚边
由于当前旗袍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暗线滚边(传统手工工艺,现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将衣片毛缝折光,开衩处剪一眼刀至净粉0.1 cm处。
(2)滚条与衣片正面相对,缉线0.4~0.5 cm。
(3)将滚条翻转、翻足。
(4)将滚条包转、包足。
(5)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6)将夹里盖过缲线与滚条缲牢(该工序在复夹里中完成)。
方法二:无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折转衣片毛缝与缉滚条同方法一。
(2)衣片毛缝沿缝头翻转,翻足;滚条毛缝按滚边宽度折光。
(3)将折光后的滚条包转,包足。
(4)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点是:滚边饱满、完整、针迹无外露。
方法三:净缝滚边
注意:若面料易脱丝不要选择该法滚边。
特点:平薄、完整、细腻。
方法四:转角处的净缝滚边
(1)滚条缉到转角处应先折转后缉线。注意应向摆缝方向折转,不应向底边方向折转。
(2)将滚条翻转、包足到反面。
2.用明线滚边(机缝法)
一般滚边部位为净缝(现在该法采用较多)。
特点:速度快、效率高。
3.细镶滚
(1)滚条边折光。
(2)将滚条折光边与衣片折光边放齐,缉0.2 cm左右,使滚边饱满,呈圆形。
(3)将滚条翻转、包足后,正面在漏落缝中用拱止口的针法将滚条固定。
特点:滚条特别窄,在0.2 cm左右,具有纤秀美。
4.滚嵌线(外嵌圆嵌法)
教材 第一章介绍外嵌线制作方法中,将嵌条内衬有线绳,因而呈圆形。
特点:嵌线窄,0.2 cm左右,线条舒展、饱满、纤秀。因全部采用机缝法,所以效率高(现在采用较多)。
以上几种滚边方法可根据面料风格、厚薄、及审美特点合理选择。
(七)合肩缝,装袖
1.合肩缝
将前、后衣片正面相对,前片放上层,肩缝对齐,缉线0.8~1 cm,后肩缝靠近颈肩点1/3处略有吃势。缉好后根据面料的厚薄烫分缝或倒缝。注意不得拉还肩缝。
2.装袖
(1)袖口滚边。方法与摆缝开衩处相同。
(2)抽袖山吃势。方法同女衬衫。
(3)装袖。方法同女衬衫。
(八)做夹里
1.夹里收省,合肩缝,装袖夹里
将夹里省缉好,缝合肩缝夹里,再装袖夹里。分别烫倒缝,省缝倒向中缝,肩缝向后身坐倒,烫平。
2.缲(或缉)下摆贴边
将前后夹里摆缝对齐,底边缝头折光,用手针将夹里下摆贴边缲牢,针距0.3 cm,或用机缝将下摆贴边缉牢。夹里下摆比衣片下摆短1 cm。
(九)复夹里
1.复小襟夹里
小襟衣片与夹里正面相对,肩缝、领口比齐、放平,沿领口下端缉至小襟下口,然后将正面翻出烫平。若无夹里,小襟下口加贴边。贴边与衣片正面相叠,按所留缝份缉缝,贴边略松,贴边扣转,翻正,拐角方正,坐进0.1 cm烫平,贴边反面用手针缲牢。
2.复前片夹里
将大襟衣片与夹里反面相对,夹里在上,肩缝及开衩处眼刀对齐,摆平。将夹里大襟处及左右摆缝开衩处缝头折光,盖过滚边缉线,手工缲牢,针距0.3 cm。若无夹里,大襟开襟部位加贴边或滚边。
3.复后片夹里
方法与复前片夹里相同。注意后片夹里摆缝开衩处留1 cm缝头不缲牢。
(十)合摆缝、袖缝
1.合缉摆缝、袖缝
方法一:将前衣片套入后衣片中,前后衣片分别正面相对,反面向外,缝头对齐,沿净缝缉线。装拉链一边缉至拉链封口处。缝好后将衣片翻出,缝头向后片坐倒。注意面子、里子前后顺序要放正确。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别缉缝,面子分缝,里子坐倒缝。
2.缲袖口夹里
将袖口夹里折光,盖过滚边缉线,缲牢。袖口缝合处将后袖缝头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缝折转、包光、缲牢。
(十一)做领,装领
1.做领面
(1)将净领衬烫在领面的反面。
(2)将领面上口沿衬边沿包转。
(3)将滚条缉在领面上口,包转、缲牢,并做好装领对位标记。
2.装领
(1)装领面。领面与领口正面相对,领面在上,从左襟开始起针沿领衬下沿缉线。注意领子两端要上足,各对位点准确,线条顺直,左右对称。
(2)装领里。首先检查领面装好后领圈是否圆顺、平服,若不圆顺应及时修正,修正后复领里。将领里缝头折光,复在领面反面缲牢。注意领里略紧于面子。
(十二)装拉链
1.装拉链
先将拉链装在大襟衣片上,距大襟下端扣位5 cm左右(不装该扣,可不留其距离)。注意装后身拉链时,应把拉链夹在后片与小襟中间。装配方法可参考裙装隐形拉链方法。
2.缲夹里
把夹里毛缝扣光复上,盖过缉线缲牢。
④ 真丝旗袍的特点是什么
真丝旗袍非常养肤,入手柔爽、顺滑、厚实、丰满,有着良好的吸湿、散湿和透气性能,可以保持皮肤滋润、光滑,尤其适宜夏天穿着。
真丝面料的染色性能好,花色非常丰富,十分有助于激发设计师的灵感,做成的真丝旗袍华美高贵,绚丽多彩,呈现出了很多的变化。
真丝旗袍的历史等长于旗袍的历史,一开始的旗袍就很多的采用真丝面料,因为真丝面料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最具古典气息,切合着旗袍典雅、婉约的古味和风韵。
⑤ 改良旗袍的特点有哪些其表现形式怎样
改良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的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使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一一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一-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⑥ 关于旗袍的特点,从美术角度分析,急!!!!!!
电影《花样年
华》中的色彩应用, 这部影片中的色彩的变换是通过女主人
公的旗袍表现出来的, 这种旗袍的变换以及视觉上的欣赏表
现出来的是女主人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因为衣服的穿着
恰好能够表现一个人的欣赏风格。因此,色彩在电影中的应
用, 是一种艺术嫁接于另一种艺术的表现, 能够将电影的主
⑦ 旗袍的特点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
甘婷婷旗袍照
义。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在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袍子,或称旗装、旗服,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旗装是满族妇女的民族服饰。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由于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特色是把女性婉媚的特点张显出来
⑧ 旗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旗袍的主要特点,穿上去了是人的前凸后翘的,看上去的特别的漂亮,而且呢,还能更加突出女人的身材。
⑨ 旗袍的历史及行形制特点
一、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二、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三、它的形制特点丰富多彩: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