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樹十二男裝圖片
㈠ 這是什麼樹
香椿樹。
㈡ 土漆樹,是什麼來歷
漆樹往往生長在原始森林,先把藤蔓除清留出道路,再把竹子捆在漆樹上,為割漆時的攀登做好准備。三伏天的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鍾割的漆質量最好,水分少,漆酚含量高。一棵漆樹一年的產量在半斤到一斤之間,理想的狀況下,割一年漆,讓樹休息一年,割漆時的刀口不要超過十刀,由此可見漆得來不易。
漆樹往往生長在原始森林,先把藤蔓除清留出道路,再把竹子捆在漆樹上,為割漆時的攀登做好准備。三伏天的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鍾割的漆質量最好,水分少,漆酚含量高。一棵漆樹一年的產量在半斤到一斤之間,理想的狀況下,割一年漆,讓樹休息一年,割漆時的刀口不要超過十刀,由此可見漆得來不易。
漆又名漆樹,乾漆(《四川中葯志》),大木漆、小木漆(湖北),山漆(福建、湖南),植苜(湖南),瞎妮子(山東),是漆樹科落葉喬木。
在中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和新疆外,其餘省區均栽培;漆在印度、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
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濟樹種之一,籽可榨油,木材堅實,為天然塗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漆液是天然樹脂塗料,素有「塗料之王」的美譽。[1]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2])
中文學名
漆
拉丁學名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
別稱
大木漆、小木漆,山漆,植苜,瞎妮子
二名法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無患子目
亞目
漆樹亞目
科
漆樹科
族
漆樹族
屬
漆屬
分布區域
印度、朝鮮和日本。中國除黑、吉、內和新疆外,其餘省區均產。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規則縱裂,小枝粗壯,被棕黃色柔毛,後變無毛,具圓形或心形的大葉痕和突起的皮孔;頂芽大而顯著,被棕黃色絨毛。
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常螺旋狀排列,有小葉4-6對,葉軸圓柱形,被微柔毛;葉柄長7-14厘米,被微柔毛,近基部膨大,半圓形,上面平;小葉膜質至薄紙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6-13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偏斜,圓形或闊楔形,全緣,葉面通常無毛或僅沿中脈疏被微柔毛,葉背沿脈上被平展黃色柔毛,稀近無毛,側脈10-15對,兩面略突;小葉柄長4-7毫米,上面具槽,被柔毛。[3]
圓錐花序長15-30厘米,與葉近等長,被灰黃色微柔毛,序軸及分枝纖細,疏花;花黃綠色,雄花花梗纖細,長1-3毫米,雌花花梗短粗;花萼無毛,裂片卵形,長約0.8毫米,先端鈍;花瓣長圓形,長約2.5毫米,寬約1.2毫米,具細密的褐色羽狀脈紋,先端鈍,開花時外卷;雄蕊長約2.5毫米,花絲線形,與花葯等長或近等長,在雌花中較短,花葯長圓形,花盤5淺裂,無毛;子房球形,徑約1.5毫米,花柱3。
果序多少下垂,核果腎形或橢圓形,不偏斜,略壓扁,長5-6毫米,寬7-8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截形,外果皮黃色,無毛,具光澤,成熟後不裂,中果皮蠟質,具樹脂道條紋,果核棕色,與果同形,長約3毫米,寬約5毫米,堅硬。
花期5-6月,果期7-10月。[3]
分布范圍
在中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和新疆外,其餘省區均栽培;漆在印度、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3]
生長環境
漆屬於高山種,性較耐寒。生於海拔800-2800(-3800)米的向陽山坡林內,也有人工栽培,大多分布在山腳、山腰或農田壠畔等海拔較低的地方。
栽培技術
采種
種子於9-10月成熟,成熟的種子外皮呈黃褐色,長期不脫落,9-11月都可採集,以霜降前樹木落葉時採集較好。前期采種,可用鐮刀將果穗採下,切忌損傷小枝,以免影響生漆產量;11月間采種時,則可搖動樹干,就地撿拾落地的種子。采種時應選擇15年生以上的健壯漆做母樹,最好分品種採集,分別處理和貯存。採回的果實,先攤晾3-5天,陰干後出去果梗和雜質,然後用磨子或碾子、石臼等擦爛果皮,除去果皮和雜質。所得種子即可裝入袋干藏。[4]
種子處理
一般采種後沙藏至翌年春天播種。因種子外皮含蠟質,播前應先將種子放入70℃的草木灰水中(草木灰:水=3:7)或70℃的鹼面水中(鹼面10克、水25千克)浸泡,帶水冷卻後搓去蠟皮,用水沖洗後,再用粗沙將種子搓1-2次。然後用清水漂凈,撈出,最後用濕潤的河沙進行層積催芽,至種子裂嘴後播種。[4]
㈢ 這種植物學名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用
漆
(落葉喬木)
編輯
同義詞漆樹一般指漆(落葉喬木)
漆又名漆樹,乾漆(《四川中葯志》),大木漆、小木漆(湖北),山漆(福建、湖南),植苜(湖南),瞎妮子(山東),是漆樹科落葉喬木。
在中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和新疆外,其餘省區均栽培;漆在印度、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
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濟樹種之一,籽可榨油,木材堅實,為天然塗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漆液是天然樹脂塗料,素有「塗料之王」的美譽。[1]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2])
中文學名
漆
拉丁學名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 F. A. Barkl.
別稱
大木漆、小木漆,山漆,植苜,瞎妮子
請採納。
㈣ 重慶市彭水縣龍溪鎮漆樹村劉昌華一家死亡原因
重慶市市彭水縣龍溪鎮漆樹村,發生了一件事情,已經都過去了,明天太陽一定要出來的
㈤ 漆樹油排骨湯的做法
乾燥的秋季來臨,要多喝湯水才能滋潤水嫩的皮膚喲,來一碗熱熱的美味排骨湯,美容又養生,在這微涼的秋天喝的心裏面暖暖的
番茄排骨湯
1、准備材料:排骨、番茄和薑片
2、排骨洗凈入冷水鍋加薑片煮開稍煮一會去盡血水
3、用溫水沖洗干凈,加溫水和薑片煮開,番茄塊
4、番茄倒入煮開的鍋內繼續煮開轉小火燉
5、燉1小時左右至排骨軟爛,調入適量鹽再煮10分鍾左右
6、加入蔥花和生菜後關火
紅菇排骨湯
1、排骨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干凈後,放入水中浸泡20分鍾左右
2、泡好的排骨放進湯煲里,加入薑片,以及沒過食材2倍量的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煲2小時
3、紅菇剪去帶泥土的菇腳,用流動的清水洗掉浮塵後
4、取小碗凈水浸泡約10分鍾
5、把泡好的紅菇連同濾掉沙土的泡菇水一起加入湯鍋里。再煮10分鍾左右,調入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㈥ 誰知道有一種叫做」漆樹」的樹嗎
漆樹科。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白色,不規則縱裂。羽狀復葉生枝頂,羽片9-15枚,小葉卵形,長圓狀卵形。圓錐花序生葉腋;核果扁球形,寬6-8毫米。
漆樹樹干韌皮部可割取生漆,生漆是優質防腐、防銹和傢具塗料。漆干後入葯,有通經、驅蟲、鎮咳之功效。種子可榨油,果皮可取蠟,葉能提取栲膠,優質木材可做精細傢具,因而漆樹是重要經濟樹種。
㈦ 漆樹的圖片
漆樹屬漆樹科,落葉喬木,高達20米,有乳汁。我國漆樹分布廣泛,大體在北緯25°~42°,東經95°~125°之間的山區。秦巴山地和雲貴高原為漆樹分布集中的地區。雲南、四川、貴州三省的產量最多,福建是我國著名漆器產區。漆樹是我國重要的特用經濟林。漆業是天然樹脂塗料,素有「塗料之王」的美譽。漆樹可取蠟,籽可榨油,木材堅實,生長迅速,為天然塗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在樹的汁液,對生漆過敏者皮膚接觸即引起紅腫、癢痛,誤食引起強烈刺激,如口腔炎、潰瘍、嘔吐、腹瀉,嚴重者可發生中毒性腎病
㈧ 請問我圖片那個是什麼植物
是黃連木。
黃連木果實
黃連木(拉丁學名: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別名楷木、楷樹、黃楝樹、葯樹、葯木,為漆樹科黃連木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5~30m;樹皮裂成小方塊狀;小枝有柔毛,冬芽紅褐色。偶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7對,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cm,全緣,基歪斜。花小,單性異株,無花瓣;雌花成腋生圓錐花序,雄花成密總狀花序。核果球形,徑約6mm,熟時紅色或紫藍色。中國黃河流域至華南、西南地區均有分布。喜光,適應性強,耐乾旱瘠薄,對二氧化硫和煙的抗性較強;深根性。抗風力強,生長較慢,壽命長。枝密葉繁,秋葉變為橙黃或鮮紅色;雌花序紫紅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觀;宜作庭蔭樹及山地風景樹種。木材堅硬緻密,可作雕刻用材;種子可榨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黃連木
學名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別稱
楷木、惜木、孔木、雞冠果等
族
漆樹族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無患子目
科
漆樹科
屬
黃連木屬
種
黃連木
分布區域
黃河流域、兩廣及西南各省均有;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最多。
㈨ 這是不是漆樹
說實話我也不認識,就是因為不認識在山裡亂跑才過敏的。查了網路的圖片,葉子的顏色有點像,但網路看到的好像葉子是對生的,這圖片看不大出來
㈩ 這是什麼葉子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是漆樹一般指漆(落葉喬木)
漆又名漆樹,乾漆(《四川中葯志》),大木漆、小木漆(湖北),山漆(福建、湖南),植苜(湖南),瞎妮子(山東),是漆樹科落葉喬木。
在中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和新疆外,其餘省區均栽培;漆在印度、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
漆是中國最古老的經濟樹種之一,籽可榨油,木材堅實,為天然塗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樹種。漆液是天然樹脂塗料,素有「塗料之王」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