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國防軍皮帶扣分幾種
Ⅰ 二戰時德國軍工有多優秀一根皮帶就能瞧出來,不得不服,有什麼玄妙
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參與國,一直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橫掃歐洲連法國都被德國輕而易舉的佔領了,英國也被德國趕回到了英吉利海峽一邊的本土上,憑借著英吉利海峽與德國對抗。直到德國的豬隊友日本襲擊美國的珍珠港,美國被迫參戰之後,德國才開始慢慢地走向戰敗,在二戰之中德國面對英美蘇三國的強攻還有著一戰之力,只是由於二戰後期德國的戰略資源短缺最終導致了德國的戰敗。德國能夠快速的佔領西歐,也是因為德國自身的強大以及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而德國自身到底是有多吊呢?憑什麼可以橫掃歐洲?
Ⅱ 二戰是德軍的軍服究竟有幾種
第一種是黨衛軍黑色制服,34年開始配發,42年之後明令禁止穿著,價格昂貴,即使對於當時來說也很昂貴,用料考究,做工精細。袖標上的字母不清楚,所屬部隊不詳,不是骷髏師的袖標,骷髏師袖標字樣應該是Totenkopf。
第二種國防軍將官制服,這是仿品,而且是很粗糙的仿品,細節處理得較差。
第三種是國防軍軍官制服,可能是看領章像是尉官的,但看肩章似乎是校官的,仿品,粗糙。右胸的帝國鷹徽還沒縫呢。
Ⅲ 二戰德軍的船帽有哪些種類
先糾正一下,在德國都是稱作便帽而不是船帽,至於國防軍的話,有M38和M42兩種便帽,最簡單區別方法這是M38在黑白紅三色同心圓處有表示兵種色的倒V字,而M42沒有,M42使用的鷹徽也基本上是連體式的(鷹徽和同心圓在一塊布上),而M38是分體的,至於SS的便帽就是M40型了,順帶提一下,至於SS的便帽就是M40型了
Ⅳ 二戰德軍陸軍的基本裝備
德國陸軍基本裝備(1933年-1945年)
坦克:
I號坦克
II號坦克
PzKpfw III中型坦克
Pzkpfw35(t)輕型坦克
Pzkpfw38(t)輕型坦克
Pzkpfw-Ⅳ型坦克
Pzkpfw-Ⅴ型「黑豹」中型坦克
「虎」 I 型坦克
「虎王」重型坦克
PzKpfw VIII「鼠」式超重型坦克
未能咆哮的王者-第三帝國E系列戰車
「陸地巡洋艦」1500噸坦克計劃
德軍中的T-34
豹式坦克救援車
二戰德國噴火坦克及戰斗車輛
三輪掃雷車
突擊炮,坦克殲擊車:
3號突擊炮
3號突擊炮戰場影集
4式坦克殲擊炮
「黃鼠狼」(Marder)坦克殲擊車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灰熊」突擊炮
「犀牛」自行反坦克炮
「斐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獵豹」坦克殲擊車
Sturmtiger「突擊虎」式自行火炮
Heuschrecke 10(蝗蟲)自行榴彈炮
「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彈炮
K5(E)型280mm「利奧波德」列車炮
「卡爾」臼炮
「多拉」800mm超級巨炮
火箭炮
V-2火箭
裝甲車:
Kfz13 裝甲巡邏車
Sdkfz.2"Kettenkrad"型半履帶式摩托車
sd.kfz.251半履帶輕型裝甲車
納粹帝國鐵騎——二戰德軍摩托車
反坦克炮:
PAK35/36 37mm反坦克炮
PAK38 50mm反坦克炮
PAk40型75mm反坦克炮
高射炮:
30 型 20 毫米防空炮
38 型 20 毫米防空炮
38 型四聯裝 20 毫米防空炮
18 型 37 毫米防空炮
36/37 型 37 毫米防空炮
43 型 37 毫米防空炮
88毫米高射炮
38/39 型 105 毫米防空炮
40 型 128 毫米防空炮
輕武器:
MG42通用機槍
FG42式自動步槍
MP38/40式9mm沖鋒槍
StG-44突擊步槍
G43式半自動步槍
步兵火焰噴射器
槍榴彈發射器
二戰德軍戰斗手槍和槍榴彈發射器
德軍的Zimmerit防磁裝甲
二戰德軍單兵反坦克武器
二戰德軍VW82「桶車」軍用車輛
軍馬
Ⅳ 納粹德國軍銜,軍服設置,分幾級,有幾種
參考資料得知:
一、1933年——1945年間德國軍銜的沿革
1933年的德國帝國國防軍(當時德軍的正式名稱)軍銜按軍種區分為陸軍、海軍二類,按等級劃分為:元帥、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上士、中士、一級下士、二級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共6等20級,各軍種基本相同,元帥分別稱為陸軍元帥、海軍元帥,海軍海勤士兵冠以「水兵」。
由於這時德國的「一戰戰敗國」身份未變,還受到《凡爾賽和約》和法、英、美等「一戰戰勝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各種制約,其軍官軍銜也「深受其害」:1、陸軍元帥、海軍元帥設而未授,任現職的僅有一戰時晉升陸軍元帥軍銜的總統興登堡,從1918年至1935年期間未晉升、授予過一位元帥;2、雖然設有大將軍銜,但除「帝國國防部部長兼帝國國防軍總司令」外,其他人莫能染指這個軍銜;3、各級軍官的晉升期限顯著增長,大名鼎鼎的隆美爾、古德里安都曾扛著上尉肩章,一戴就是10餘年……
1934年興登堡總統病勢沉重,國會決定由希特勒代行總統職權。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搶班奪權」,同時開始實施他野心勃勃的擴軍計劃,與此同時對武裝力量的各種規章制度(包括軍銜制度)也開始進行「納粹化的、為期十一年」的改革:
1934年,7月20日,希特勒宣布:鑒於黨衛隊在1934年6月30日事件中作出的巨大功績,我將其升格為納粹黨內的一個獨立組織……我批准黨衛隊建立武裝部隊; 9月間,成立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組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等團級部隊; 10月,整合黨衛隊銜級為:領袖——黨衛隊帝國領袖;高級長官——黨衛隊總指揮、黨衛隊地區總隊長;上級長官——旅隊長、區隊長、旗隊長;中級長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大隊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初級長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黨衛隊二級突擊隊中隊長、黨衛隊三級突擊隊中隊長;高級士官——黨衛隊突擊隊小隊長、黨衛隊一級小隊長、黨衛隊二級小隊長;初級士官——黨衛隊三級小隊長、黨衛隊三級小隊副;正式隊員——黨衛隊組長、黨衛隊突擊隊隊員、黨衛隊隊員;預備隊員——黨衛隊候補隊員、黨衛隊學員,共8等21級。
同年8月,希特勒自稱「德國元首」(全稱:德意志第三帝國領袖、政府總理兼國防軍最高司令[後改稱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納粹黨全國領袖,1941年12月起兼陸軍總司令),其不同場合稱呼又有所不同:一般時稱為「元首」,涉及到軍務時稱「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涉及政務時稱「元首兼帝國總理」。考慮到它是整個二戰時期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的正式官稱,本文將其列為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稱號」;
1935年,3月1日,正式組建空軍司令部;3月16日,帝國國防軍改稱國防軍;在空軍中設立「飛行勤務軍銜」;在海軍中恢復了一戰時曾設立的「海軍准將」軍銜;設立「總參勤務軍銜」,這種軍銜授予經過嚴格選拔和專門培訓(如在軍事學院接受過總參業務訓練)、在帝國戰爭部或國防軍局及以後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工作的、從事參謀勤務的校官、尉官(在各軍種總司令部工作的參謀軍官不授予這種軍銜);第一次調整士兵軍銜:陸軍取消一等兵軍銜,將二等兵軍銜區分為「服役6年以上」和「服役不滿6年」兩級,增設上等列兵軍銜,同時對軍銜標志進行修訂;海軍增設一級上等水兵、海岸勤務一級上等兵等軍銜;空軍取消上等兵軍銜;
1936年,在陸軍將官中增設「陸軍元帥銜大將」軍銜,高於大將半格,低於陸軍元帥半格,計劃授予擔任國防軍總參謀長、集團軍群總司令、陸軍參謀長等高級職務的大將。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的第二帝國期間就曾設過此銜,大名鼎鼎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就領有此銜,直到1898年去世才被追晉為陸軍元帥;
1938年,2月4日,成立「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德國國防軍改稱德國武裝部隊,並正式將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等武裝力量納入「德國武裝部隊」編制;第二次調整士兵軍銜:增設各軍種的一級上士軍銜;海軍增設一級中士(海軍一級中士、海岸勤務一級中士、海軍步兵一級中士)和一級上等兵軍銜(一級上等水兵、海岸勤務一級上等兵、海軍步兵一級上等兵等)軍銜;
1939年,正式建立黨衛隊野戰部隊(或稱黨衛軍、武裝黨衛隊、W-SS)—— 「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 黨衛隊第一裝甲師(簡稱「元首師」)、「帝國師」黨衛隊第二裝甲師、「骷髏師」黨衛隊第三裝甲師、「警察師」黨衛隊第四裝甲擲彈兵師(摩步師),開始設置並使用黨衛隊野戰部隊軍銜稱號和標志,如黨衛軍准將(區隊長)等;
1940年,取消「陸軍元帥銜大將」軍銜;在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內設立國防軍憲兵司令部和憲兵司令官職務,將憲兵軍銜提高到憲兵少將(海軍、空軍憲兵最高軍銜仍為上校)——這也是陸軍中將、少將軍銜中唯一帶兵種稱號的;
1941年,4月3日更換陸軍元帥的識別標志——帽徽、帽飾帶、領章、肩章;
1942年,黨衛隊調整高級長官銜級,增設黨衛隊最高指揮(黨衛軍大將)級別,並修訂了旗隊長以上長官的銜級領章標志;第三次調整士兵軍銜:陸軍取消上等兵軍銜,原上等兵大部晉升二級下士,二級下士以上擇優晉升,同時再次修訂士兵軍銜標志;將憲兵士官、軍士、兵的軍銜變更為「憲兵警長」、「憲兵警士」 ;
1943年,武裝黨衛隊中增設一等兵軍銜,但在黨衛隊其他機關、部隊中未設立相應的銜級,在黨衛隊銜級表上也未列出相應稱號;
1944年,2月8日,第四次調整士兵軍銜:增設空軍上等兵軍銜;將陸軍憲兵部隊擴編為第一、第二、第三憲兵總隊,分別由一名憲兵少將任總隊司令,撤銷原設的國防軍憲兵司令部和司令官職務;在海軍、空軍中增設海軍憲兵少將、空軍憲兵少將軍銜。 到1945年戰敗前,德國武裝部隊的軍銜區分為陸軍、空軍、海軍、武裝黨衛隊和憲兵,黨衛隊銜級單獨設置。其中陸軍軍銜中另設總參勤務軍銜,在海軍中又分為海上部隊軍銜、海岸部隊軍銜。同時軍政官、技術官、女軍人另設有專門的級別(軍銜)稱謂。為便於讀者對各種軍銜、銜稱作橫向比較,筆者在每一稱號後均附編號,以「元首」為始,其他類推。
Ⅵ ★★皮帶扣★★有幾種類型
目前常用的皮帶扣種類按扣合方式的不同,分為自動扣、針扣、板扣(平滑扣)等。
自動扣: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扣型,底部有一小塊圓形的磁鐵和一塊鐵質的蹺板組合而產生彈力。扳動旁邊的傳動桿可以使蹺板和磁鐵分開,這時皮帶可以從中間穿過,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後松開,這時帶身就在磁性的作用下卡住了。如果再次扳開,帶身又可以自由的拉出。松開傳動桿,皮帶會自動卡住,所以稱這種扣型為自動扣。
針扣
扣頭的中間位置有一根扁針,在皮帶尾部有一排孔,當皮帶環繞一周後,把針插入孔內,這樣就卡住了。針扣的結構比較簡單,使用起來也簡單,是最常用的扣型之一。
板扣
板扣的關鍵特點是皮帶扣的前部中間位置有一帶圓珠的鉤子,當皮帶環繞一周後用鉤子鉤在帶身尾部的圓孔內,這樣就卡住了。這種有鉤子的扣頭,造形有很多,結構各不相同,但我們把這種帶鉤子的皮帶扣統稱為板扣。
Ⅶ 二戰時德國陸軍基本裝備。
德國陸軍基本裝備(1933年-1945年)
坦克:
I號坦克
II號坦克
PzKpfw III中型坦克
Pzkpfw35(t)輕型坦克
Pzkpfw38(t)輕型坦克
Pzkpfw-Ⅳ型坦克
Pzkpfw-Ⅴ型「黑豹」中型坦克
「虎」 I 型坦克
「虎王」重型坦克
PzKpfw VIII「鼠」式超重型坦克
未能咆哮的王者-第三帝國E系列戰車
「陸地巡洋艦」1500噸坦克計劃
德軍中的T-34
豹式坦克救援車
二戰德國噴火坦克及戰斗車輛
三輪掃雷車
突擊炮,坦克殲擊車:
3號突擊炮
3號突擊炮戰場影集
4式坦克殲擊炮
「黃鼠狼」(Marder)坦克殲擊車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灰熊」突擊炮
「犀牛」自行反坦克炮
「斐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獵豹」坦克殲擊車
Sturmtiger「突擊虎」式自行火炮
Heuschrecke 10(蝗蟲)自行榴彈炮
「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彈炮
K5(E)型280mm「利奧波德」列車炮
「卡爾」臼炮
「多拉」800mm超級巨炮
火箭炮
V-2火箭
裝甲車:
Kfz13 裝甲巡邏車
Sdkfz.2"Kettenkrad"型半履帶式摩托車
sd.kfz.251半履帶輕型裝甲車
納粹帝國鐵騎——二戰德軍摩托車
反坦克炮:
PAK35/36 37mm反坦克炮
PAK38 50mm反坦克炮
PAk40型75mm反坦克炮
高射炮:
30 型 20 毫米防空炮
38 型 20 毫米防空炮
38 型四聯裝 20 毫米防空炮
18 型 37 毫米防空炮
36/37 型 37 毫米防空炮
43 型 37 毫米防空炮
88毫米高射炮
38/39 型 105 毫米防空炮
40 型 128 毫米防空炮
輕武器:
MG42通用機槍
FG42式自動步槍
MP38/40式9mm沖鋒槍
StG-44突擊步槍
G43式半自動步槍
步兵火焰噴射器
槍榴彈發射器
二戰德軍戰斗手槍和槍榴彈發射器
德軍的Zimmerit防磁裝甲
二戰德軍單兵反坦克武器
二戰德軍VW82「桶車」軍用車輛
軍馬
Ⅷ 皮帶扣的種類
皮帶扣的種類主要是以下四種:
(1)針扣皮帶;
(2)板扣皮帶;
(3)自動扣皮帶;
(4)夾扣皮帶。
詞目:皮帶扣
拼音:pí dài kòu
皮帶扣亦稱為皮帶頭或皮帶扣頭,皮帶扣就是皮帶前端的一個五金配件。用來裝飾和固定整個皮帶。
拓展資料:
皮帶扣材質:
皮帶扣常見材質種類為:五金和塑膠。
2. 五金材質又分為:銅,鐵,合金,鋅合金,鋁,鋼等
3. 自動皮帶扣:金屬的部分是鋅合金、鍍鋅。鏡面的那部分是一種樹脂,磨膠工藝製成。
皮帶扣電鍍:
電鍍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製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腐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及增進美觀等作用。
電鍍基本顏色:叻色,青古銅,槍色,泳黑等。
參考資料:皮帶扣-網路
Ⅸ 從二戰德軍軍服如何區分那個是國防軍,那個是黨衛軍,除了看有沒有ss以外。
黨衛軍的帽子上面的飛鷹下面有骷髏,國防軍沒有。國防軍的制服是藍色,黨衛軍是黑色。國防軍沒有納粹袖套,國防軍有鐵十字勛章,黨衛軍沒有鐵十字勛章。黨衛軍的飛鷹是小的,國防軍的更大。